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· 新闻动态 · 正文
青年思政协会开展“九九重阳茱萸香囊制作”活动
日期:2025-11-01 20:14   发布:   点击数:
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10月29日重阳节之际,青年思政协会以“巧手制香囊,浓情暖重阳”为主题,组织100余名青年学子开展香囊手工制作活动,用传统手艺寄托节日祝福,让思政教育融入民俗实践。

活动伊始,协会成员化身“文化讲解员”,通过PPT展示与实物讲解,将茱萸的故事娓娓道来。从王维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的千古诗句,到重阳节插茱萸、佩香囊的民俗渊源,再到茱萸“驱邪避秽、安神健体”的药用价值,一个个生动的文化细节,让同学们对这味传统药材有了全新认知。“原来课本里的诗句,藏着这么深厚的生活智慧!”现场一位同学的感叹,道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。

手工制作环节是活动的核心。桌面上,素色棉麻布料、晒干的茱萸碎末、五彩棉线、流苏挂饰整齐摆放。协会提前准备了简易针法教程,经验丰富的成员还一对一指导:“先把布料对折,沿着边缘缝出半圆,留个小口装香料”“绣图案时线要拉紧,这样花纹才立体”。起初,不少同学因不熟悉针线而手忙脚乱,线缝歪了、布料扎到手都是常事,但没人轻言放弃——有人对着教程反复练习平针缝,有人和同伴互相帮忙穿针引线,还有人突发奇想,在香囊上绣上校徽、“平安”字样,让传统物件多了几分校园特色。经过近一小时的制作,一个个造型精巧、药香四溢的香囊顺利完成。

活动落幕时,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同学们手中的香囊上,流苏轻晃,药香悠长。这场看似简单的手工活动,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制作香囊的技能,更让大家在实践中理解了“民俗不是陈旧的符号,而是活着的文化基因”。正如协会负责人所说:“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理论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同学们在亲近传统中涵养文化自信,在传递温暖中懂得责任担当——这才是青年一代该有的文化自觉与思政底色。”

如今,那些承载着心意与古韵的茱萸香囊,或挂在同学们的书包上,或送到亲人手中,它们不再只是一件手工艺品,更成了校园里流动的文化符号,诉说着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对家国的深情。






审核:综合办公室

终审:党委宣传部


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安路39号   邮编:050091

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 冀ICP备14011511号

技术支持: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  管理员邮箱:webmaster@hebuet.edu.cn